【概要描述】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(CDP)、联合国全球契约(UNGC)、世界资源研究所(WRI)和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。
水泥行业是我国二氧化碳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第三大行业,在工业大类中仅次于钢铁,其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%–13%,在建材行业中占比高达80%。随着国家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水泥行业已于2024年被正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相关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配额管理制度也在持续完善,尤其对熟料生产环节的核算标准趋于细化和系统化。
SBTi(Science-BasedTargetsInitiative)即科学碳目标倡议,是基于气候科学,旨在减少碳排放和符合《巴黎协定》限制全球温升幅度要求的全球倡议。
对于Scope1(直接排放),要求企业覆盖水泥生产中熟料煅烧、燃料燃烧等环节的碳排放,需结合生产线能效水平、燃料类型制定量化减排目标,例如通过优化窑炉工艺降低单位熟料碳排放强度。Scope2(间接排放)则聚焦外购电力、蒸汽等能源相关排放,要求企业关联上游能源结构,设定与区域电网脱碳进程匹配的减排目标,鼓励优先采购绿电。
而Scope3(价值链间接排放)是水泥建筑行业的重点与难点,SBTi要求覆盖原材料开采(如石灰石开采)、运输(建材物流)、建筑施工(现场能耗)及废弃处置(建筑垃圾回收)全环节,需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减排路径,例如推动骨料本地化采购减少运输排放、推广装配式建筑降低施工能耗。
在减排目标强度上,SBTi依据《巴黎协定》“控温2℃以内、努力1.5℃”的目标,对水泥建筑行业提出差异化要求。对于水泥生产企业,要求到2030年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年(通常为近3-5年平均水平)降低18%-25%(具体视企业规模与技术基础调整),2050年实现碳中和;对于建筑企业,要求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20%-30%,并逐步提高绿色建材(如低碳水泥、再生骨料)的使用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