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要描述】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(CDP)、联合国全球契约(UNGC)、世界资源研究所(WRI)和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。
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领域,其减排行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。而科学碳目标倡议(SBTi)所构建的标准化框架,正为建筑企业提供了一套可落地、可衡量的碳减排目标设定指南,推动行业从“被动减排”向“主动控碳”转型。
SBTi作为全球公认的科学碳目标制定权威机构,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的“碳中和”愿景转化为具体、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。对于建筑行业而言,这一框架的意义尤为关键——不同于工业、交通等领域,建筑行业的碳排放贯穿“设计-施工-运营-拆除”全生命周期,涉及建材生产、能源消耗、施工过程等多个环节,若缺乏统一标准,企业极易陷入“减排方向模糊、目标难以落地”的困境。
尽管SBTi标准为建筑行业减排提供了明确方向,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,企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一是全生命周期数据获取难,建材生产、施工设备能耗、运营阶段用能等数据分散在供应链各环节,企业难以实现全链条统计;
二是价值链协同减排阻力大,Scope3涉及的建材供应商、运输企业等合作伙伴减排意愿与能力参差不齐,易形成“减排断点”;三是技术与成本平衡难,推广低碳建材(如再生混凝土、低碳钢材)、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技术需额外投入,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短期成本压力。
针对这些挑战,行业需从“数据、协同、技术”三个维度寻找破局思路:在数据层面,可借助数字化工具搭建“建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平台”,整合供应链数据,实现碳排放实时监测与核算,例如某头部房企通过平台将建材碳足迹数据与施工、运营数据打通,使碳排放统计效率提升60%;
在协同层面,龙头企业可牵头建立“低碳供应链联盟”,通过设定准入标准(如供应商需承诺203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30%)、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,推动上下游协同减排;在技术层面,可通过政策引导(如低碳建材补贴、碳税优惠)降低企业技术升级成本,同时加速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,例如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对使用再生建材的项目给予容积率奖励,有效提升了企业推广意愿。
SBTi科学碳目标不仅为建筑行业设定了减排的“标准化标尺”,更推动行业从“粗放式减排”向“精细化控碳”转型。对于建筑企业而言,主动对接SBTi标准、制定科学碳目标,既是响应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担当,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
未来,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、技术创新加速、产业链协同深化,建筑行业将在SBTi标准的引领下,逐步实现碳减排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,为全球“双碳”目标落地贡献行业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