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要描述】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(CDP)、联合国全球契约(UNGC)、世界资源研究所(WRI)和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。
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的比重超过40%,其中施工阶段因涉及大量能源消耗、建材使用及设备运行,成为减排攻坚的关键环节。而SBTi(科学碳目标倡议)科学碳目标认证的出现,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一套可量化、可落地的减排指南,正推动行业从“被动减排”向“主动控碳”转型。
SBTi科学碳目标认证并非简单的减排口号,而是基于气候科学提出的刚性标准体系。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科学方法论,帮助企业设定与《巴黎协定》温控目标相契合的碳减排目标,确保减排行动既符合全球气候治理要求,又具备企业自身发展的可行性。
建筑施工企业可从施工全流程入手,构建多维度碳减排方案。在建材管理环节,应建立“低碳建材清单”,优先选用绿色建材、再生建材及本地化建材,减少建材生产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。例如,某大型建筑企业在地铁施工项目中,将传统混凝土替换为工业固废再生混凝土,单项目建材环节碳排放降低18%;同时通过就近采购建材,减少运输距离超200公里,进一步降低了物流碳排放。
施工设备升级是SBTi认证框架下的另一重要减排抓手。施工企业应逐步淘汰高能耗、高排放的老旧设备,推广电动挖掘机、新能源工程车、节能塔吊等低碳设备,并搭建设备能耗监测平台,实现设备运行的实时控碳。以某住宅施工项目为例,通过引入50台电动工程设备及智能能耗管理系统,项目施工阶段电力消耗降低22%,碳排放强度较传统施工模式下降30%。
流程优化与技术创新则为减排提供了长效支撑。在施工组织中,可采用BIM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,通过三维建模优化施工方案,减少建材浪费与返工率;推广装配式施工模式,将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后现场装配,降低现场作业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。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BIM技术与装配式施工结合,施工周期缩短15%,建材损耗率从5%降至1.2%,间接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。此外,光伏发电、余热回收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,也能为施工场地提供绿色能源补给,进一步提升减排成效。
值得注意的是,SBTi认证要求企业不仅关注自身运营层面的碳排放,还需延伸至供应链的碳管理。建筑施工企业应与建材供应商、设备租赁商等合作伙伴建立低碳协同机制,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共同设定碳目标,形成全产业链减排合力。例如,某建筑集团通过与10余家核心供应商签订低碳合作协议,推动供应商完成SBTi目标备案,使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较上年降低2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