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要描述】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(CDP)、联合国全球契约(UNGC)、世界资源研究所(WRI)和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。
水泥与化工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,其碳减排进程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治理的成效。科学碳目标倡议(SBTi)所构建的标准化、可量化的目标设定体系,为两大高耗能行业破解“减排与发展并存”的难题提供了核心指引。基于SBTi框架设定符合行业特性的碳排放目标,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,更是其提升长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。
SBTi为水泥化工行业设定碳排放目标划定了清晰的“硬杠杠”。在目标时间维度上,企业需同时设定短期(通常为5-10年)和长期(2050年前)目标,其中长期目标必须符合“净零排放”的核心导向,短期目标则需具备明确的减排幅度和可验证性。
对于水泥行业,SBTi特别要求将熟料生产过程中的碳酸盐分解排放纳入核算范围,目标设定需结合产能规模、工艺技术水平(如新型干法窑占比)等因素,确保减排幅度与行业技术迭代速度相匹配;而化工行业则需重点关注合成氨、甲醇等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,目标需覆盖原料开采、生产加工至产品出厂的全链条。
符合SBTi要求的碳目标设定,正在推动水泥化工行业加速技术革新与模式升级。水泥企业通过推广低碳水泥配方、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系统、引入碳捕捉与封存(CCS)技术等方式,逐步降低单位熟料碳排放;化工企业则聚焦原料结构优化(如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氨)、循环经济模式构建(如化工园区内余热余压梯级利用)等路径,实现减排与增效的双赢。这些实践不仅帮助企业达成SBTi目标,更推动其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市场先机——随着全球碳关税、绿色采购等政策的落地,具备科学碳目标的企业将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显著优势。
SBTi科学碳目标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标尺。对于水泥化工行业而言,主动对接SBTi标准、科学设定并落地碳减排目标,不仅是响应全球气候议程的责任担当,更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,水泥化工行业必将在SBTi的指引下,走出一条“减排降碳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为全球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贡献关键力量。